小书架

韩寒:《独唱团》首期的成功要感谢国家


在路边报刊摊买杂志,许岑问我韩寒的《独唱团》什么时候上市,我说应该是七月中,报刊摊老板听了,激动地说,“不可能!都说了快两年了,再也不信了!”我说这次你放心,都下印厂了。老板说,“这话也听了快一年了,我不信!” ——罗永浩(sina微博)
这本杂志关注的人应该很多,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很多人都想看看韩寒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而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在很有预见性的提前预定下准时的收到了这本杂志。开本比想像的要大,封面的牛皮纸很有质感,可能开始对这样的封面会不习惯,但慢慢会越来越爱,这和喝咖啡一个道理。倒是这样的封面多少会让人嗅到政府档案文件之类的味道!!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看完里面所有文章。感觉不会失望,而是在渴望漫长的下期何时到来。不管怎么说这还是一本文艺味很重的小说,但是很多文章那么的贴近社会。他在揭示着社会上的那些不公,他在这个一直述说自己法律尚不健全的社会中扮演了一个执法者。很多人在期待《独唱团》带来一场文艺革命,让文艺在无处释放的这些年代里去变得刚强。但是,我们都清楚,什么样的时代才会有真正的文艺复兴?当发表文章不用再被审编的那一天!我相信独唱团会让一部分人醒来,开始学会独立思考,思考这样的一个社会甚至是世界,去唤醒更多的人。
下面是韩寒在《独唱团》正式发行后接受到的一次提问:

1、当初你对这本杂志的设想,比如具有FBI气质、比如最大气,比如公平、公正、自由和有趣,现在看来你认为实现了多少?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它打几分?
韩寒:其实现在想来,它就应该是一个独立和人文的文艺杂志。只是去年还不好意思提文艺两个字,容易被人嘲笑,文艺青年也不受待见,但是,文艺其实从来没有孤独过。很多人的期望是看见一本杂文的杂志,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本一百多页的杂文杂志你会看崩溃的,从此以后再也不想看杂文了,也从来没有哪个政权是被杂文写垮的,但文艺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虽然第一期可能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约束和我们自己能力有限有所缺憾,但第二期我相信《独唱团》的团队和作者们会做的更好。
2、如果小区保安、遛鸟老人、性感辣妹分别问你为什么这杂志取名“独唱团”,你怎么答?
韩寒:我会更热衷于和第三类人群仔细反复地探讨。
3、彭浩翔说《独唱团》就像《滚石》杂志当年于美国出现,注定要改变摇滚音乐的方向,2010年7月6日会成为一个纪念日。而少数80后作家呼吁读者抵制《独唱团》这种“伪文学”,说它虚假造作、无病呻吟,和《非诚勿扰》类似。你怎么看待这些评价?这些正面或负面的声音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此后《独唱团》的走向?
韩寒:我很喜欢看彭浩翔的电影,是现在少见的有趣而人文的导演,它这么说显然过誉了,我只希望这变成中国最好的一本文艺杂志,文艺不需要改变方向,只要能够完整呈现,就已经是对文艺的贡献了。至于有一些年轻作者抵制这个杂志,我只能说,我有一个媒体工作朋友收到了他们发的新闻通稿,但是那一天,《独唱团》还没有上市,没有人能够买到它们,他们从来没有看过这个杂志,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制造新闻的好机会。但如果他们写出了很好的文字,我们一样会刊登他的作品。
希望大家不要误会了,真正的年轻作家其实不是那个样子的。我当然喜欢赞扬,也喜欢真正的批评,但千万不要杜撰。有一个批评者说,不能因为审查的原因而忘记了文学的标准,他说得很好,其实真正涉及到尺度的文章也就一两成,还有八成的文章,没有理由不好。风花雪月也要风出水准。
4、有人说《独唱团》像南非世界杯中的阿根廷,球星云集,但杂乱无章,幸好有一个灵魂人物梅西,所以大家愿意看下一场。你是阿根廷球迷,对这个评价怎么看?你们对杂志的秩序感和节奏感是如何设定的?
韩寒:是有那么一点,但成为阿根廷和梅西也是一种荣誉,只可惜我们的马拉多纳是相关部门。
5、《独唱团》不设广告,不接受赞助,不但它却创造了强大的销售记录,以反商业的面貌赢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以后有了刊号,加上广告,读者会产生心理落差,指责纯文艺杂志也商业化了,你们打算如何应对?
韩寒:所以当初第一期我就想放广告,免得以后有人不舒服,可是我们严格遵守了相关的出版条例,第一期的《独唱团》只作为丛书出版,理论上不能放广告,而且现在的装帧设计也很难插广告。但长远来看,没有广告很困难,我想加点什么印刷工艺,想给好的摄影作者换纸都捉襟见肘,毕竟一本才赚两块多,但一期的稿费和办公成本就要六七十万,也就是说,销售二十多万才能保本。
6、2天50万本售罄,完全可以期待之后的销量可能改写出版史。有人说,买到《独唱团》运气都变好了,这杂志成了吉祥物;有人拿它当奖品炒作自己的微博,承诺要抽奖送给粉丝;连《独唱团》黄牛党都出现了。这本杂志不一定能制造文艺复兴,但它确实重新刺激了长年性冷感的文艺G点,但它会不会是一场早泄?如果说《独唱团》第一期是饥渴营销,买的是饥渴,第二期你们准备卖什么?
韩寒:第一期的确是个意外,我们是被饥渴营销的,我也希望早出版,要不然一个月十多万对我来说压力很大,而且拖到了后来,约稿都困难。第一期的成功要感谢国家。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象,是一场空热闹,第二期和第三期才是真正的体现。我们没想过卖什么。
7、当购买《独唱团》跟购买ipad或iphone4一样成为时尚,文艺杂志变成时髦装饰、泡妞圣品或装B工具。它和《知音》放在一起争奇斗艳。黑社会小弟和商界大腕都同时在阅读着它。你最不希望哪一类人成为《独唱团》的读者?或者《独唱团》在哪一个场景出现?《独唱团》没有高调宣称自己的读者定位,那么,如果把你心目中的读者设想成一个人,他可能具有何种特质?
韩寒:无数人问过我,你的读者的定位是怎么样的,我说,我从来没有定位过读者,无论文强还是许文强,都可以读这本杂志,当然,第一期大家是看热闹,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读者。
8、所有人问所有人是目前很受欢迎的栏目,这个选择标准是什么?你本人最想问谁什么问题?
韩寒:我们的选择标准是有趣,但又不光光有趣。我本人最想问余秋雨的助手,余秋雨回国了么?
9、目前根据豆瓣的调查,最受欢迎的图文还是出自知名人士,你们今后会如何调整名作者和新写手的比例?你曾说不会让杂志中总是出现同一批人,似乎并不想可持续地制造出一批独家的明星作者?
韩寒:新作者与生俱来,并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就可以闪光。第一期新作者和成名作者的比例大概是7比3左右,以后会维持在这个比例上。但是无论你是新人还是名人,我们在封面上给的字体的大小和稿费是一视同仁的。当然,我希望有好的新作者通过这本杂志被大家所熟知。
10、为什么没有之前说的250文章?不少人称对此怀有高度期待。
韩寒:因为这个的容量实在太大了,十本独唱团也印不下。
11、《独唱团》对作者够义气,给的稿费够高,给的面子够大,还声明“本书的图文责任概由《独唱团》编辑部承担”,这几点都与常规读物不同,想必国内更多人都会以上了《独唱团》为荣,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韩寒:放心,我们是没有潜规则的,也没有什么建议,人在写,人在看。但我的确会更多的为作者和读者考虑,比如第一期有一个人物漫画肖像,很多人都看到过,就是一个裸男拿着枪的,从来没有人注意到吧,他的手臂上刻着爱日两个字,因为那是一组漫画故事,爱日是主人公的喜好,他就喜欢乱搞。但是没有了上下文的联系,就很容易被假爱国主义者做文章,在印刷成书的时候我们都疏忽了,直到海报放大了,那两个字才明显的被发现。如果是我一个人,我当然无所谓,但我怕读者和作者受到骚扰,我们追回和销毁了五十万个封面,两万张海报和第一批印刷完的杂志,损失近百万。这就是为什么原本7月1日上市,现在7月6日上市。
12、如果曹雪芹、李白、鲁迅、莎士比亚、JK罗琳、小S,同时给独唱团投稿,谁胜算更大?
韩寒:都全部刊登,但鲁迅的肯定通不过审查。
13、《独唱团》首期看上去就是一本公的杂志,比较男性化,以后会做出母的版本么?你说男性改变世界,女性改变男性世界观,那有没有想过如何争取更多女性读者?
韩寒:作为一本公的杂志,它可以去泡别的母的杂志,然后就有女性读者了。
14、文艺杂志通常都理直气壮地长得不好看。《独唱团》却非常重视视觉,为什么?跟你个人喜欢摄影有无关联?
韩寒:是的,但我很抱歉,尤其是对我们第一期图片专题的摄影者严明,我个人非常喜欢他的作品,苍凉而荒诞,但是因为是黑白的,而我们的纸张和国内的印刷很难呈现好。我们把大半本杂志的左半部分全都留给了摄影,漫画和美术。这也是文艺特别重要的部分。我希望很多读者重温自己当年文艺青年的岁月,而其实他们一直是。

1、当初你对这本杂志的设想,比如具有FBI气质、比如最大气,比如公平、公正、自由和有趣,现在看来你认为实现了多少?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它打几分?

韩寒:其实现在想来,它就应该是一个独立和人文的文艺杂志。只是去年还不好意思提文艺两个字,容易被人嘲笑,文艺青年也不受待见,但是,文艺其实从来没有孤独过。很多人的期望是看见一本杂文的杂志,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本一百多页的杂文杂志你会看崩溃的,从此以后再也不想看杂文了,也从来没有哪个政权是被杂文写垮的,但文艺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虽然第一期可能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约束和我们自己能力有限有所缺憾,但第二期我相信《独唱团》的团队和作者们会做的更好。

2、如果小区保安、遛鸟老人、性感辣妹分别问你为什么这杂志取名“独唱团”,你怎么答?

韩寒:我会更热衷于和第三类人群仔细反复地探讨。

3、彭浩翔说《独唱团》就像《滚石》杂志当年于美国出现,注定要改变摇滚音乐的方向,2010年7月6日会成为一个纪念日。而少数80后作家呼吁读者抵制《独唱团》这种“伪文学”,说它虚假造作、无病呻吟,和《非诚勿扰》类似。你怎么看待这些评价?这些正面或负面的声音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此后《独唱团》的走向?

韩寒:我很喜欢看彭浩翔的电影,是现在少见的有趣而人文的导演,它这么说显然过誉了,我只希望这变成中国最好的一本文艺杂志,文艺不需要改变方向,只要能够完整呈现,就已经是对文艺的贡献了。至于有一些年轻作者抵制这个杂志,我只能说,我有一个媒体工作朋友收到了他们发的新闻通稿,但是那一天,《独唱团》还没有上市,没有人能够买到它们,他们从来没有看过这个杂志,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制造新闻的好机会。但如果他们写出了很好的文字,我们一样会刊登他的作品。

希望大家不要误会了,真正的年轻作家其实不是那个样子的。我当然喜欢赞扬,也喜欢真正的批评,但千万不要杜撰。有一个批评者说,不能因为审查的原因而忘记了文学的标准,他说得很好,其实真正涉及到尺度的文章也就一两成,还有八成的文章,没有理由不好。风花雪月也要风出水准。

4、有人说《独唱团》像南非世界杯中的阿根廷,球星云集,但杂乱无章,幸好有一个灵魂人物梅西,所以大家愿意看下一场。你是阿根廷球迷,对这个评价怎么看?你们对杂志的秩序感和节奏感是如何设定的?

韩寒:是有那么一点,但成为阿根廷和梅西也是一种荣誉,只可惜我们的马拉多纳是相关部门。

5、《独唱团》不设广告,不接受赞助,不但它却创造了强大的销售记录,以反商业的面貌赢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以后有了刊号,加上广告,读者会产生心理落差,指责纯文艺杂志也商业化了,你们打算如何应对?

韩寒:所以当初第一期我就想放广告,免得以后有人不舒服,可是我们严格遵守了相关的出版条例,第一期的《独唱团》只作为丛书出版,理论上不能放广告,而且现在的装帧设计也很难插广告。但长远来看,没有广告很困难,我想加点什么印刷工艺,想给好的摄影作者换纸都捉襟见肘,毕竟一本才赚两块多,但一期的稿费和办公成本就要六七十万,也就是说,销售二十多万才能保本。

6、2天50万本售罄,完全可以期待之后的销量可能改写出版史。有人说,买到《独唱团》运气都变好了,这杂志成了吉祥物;有人拿它当奖品炒作自己的微博,承诺要抽奖送给粉丝;连《独唱团》黄牛党都出现了。这本杂志不一定能制造文艺复兴,但它确实重新刺激了长年性冷感的文艺G点,但它会不会是一场早泄?如果说《独唱团》第一期是饥渴营销,买的是饥渴,第二期你们准备卖什么?

韩寒:第一期的确是个意外,我们是被饥渴营销的,我也希望早出版,要不然一个月十多万对我来说压力很大,而且拖到了后来,约稿都困难。第一期的成功要感谢国家。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象,是一场空热闹,第二期和第三期才是真正的体现。我们没想过卖什么。

7、当购买《独唱团》跟购买ipad或iphone4一样成为时尚,文艺杂志变成时髦装饰、泡妞圣品或装B工具。它和《知音》放在一起争奇斗艳。黑社会小弟和商界大腕都同时在阅读着它。你最不希望哪一类人成为《独唱团》的读者?或者《独唱团》在哪一个场景出现?《独唱团》没有高调宣称自己的读者定位,那么,如果把你心目中的读者设想成一个人,他可能具有何种特质?

韩寒:无数人问过我,你的读者的定位是怎么样的,我说,我从来没有定位过读者,无论文强还是许文强,都可以读这本杂志,当然,第一期大家是看热闹,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读者。

8、所有人问所有人是目前很受欢迎的栏目,这个选择标准是什么?你本人最想问谁什么问题?

韩寒:我们的选择标准是有趣,但又不光光有趣。我本人最想问余秋雨的助手,余秋雨回国了么?

9、目前根据豆瓣的调查,最受欢迎的图文还是出自知名人士,你们今后会如何调整名作者和新写手的比例?你曾说不会让杂志中总是出现同一批人,似乎并不想可持续地制造出一批独家的明星作者?

韩寒:新作者与生俱来,并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就可以闪光。第一期新作者和成名作者的比例大概是7比3左右,以后会维持在这个比例上。但是无论你是新人还是名人,我们在封面上给的字体的大小和稿费是一视同仁的。当然,我希望有好的新作者通过这本杂志被大家所熟知。

10、为什么没有之前说的250文章?不少人称对此怀有高度期待。

韩寒:因为这个的容量实在太大了,十本独唱团也印不下。

11、《独唱团》对作者够义气,给的稿费够高,给的面子够大,还声明“本书的图文责任概由《独唱团》编辑部承担”,这几点都与常规读物不同,想必国内更多人都会以上了《独唱团》为荣,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韩寒:放心,我们是没有潜规则的,也没有什么建议,人在写,人在看。但我的确会更多的为作者和读者考虑,比如第一期有一个人物漫画肖像,很多人都看到过,就是一个裸男拿着枪的,从来没有人注意到吧,他的手臂上刻着爱日两个字,因为那是一组漫画故事,爱日是主人公的喜好,他就喜欢乱搞。但是没有了上下文的联系,就很容易被假爱国主义者做文章,在印刷成书的时候我们都疏忽了,直到海报放大了,那两个字才明显的被发现。如果是我一个人,我当然无所谓,但我怕读者和作者受到骚扰,我们追回和销毁了五十万个封面,两万张海报和第一批印刷完的杂志,损失近百万。这就是为什么原本7月1日上市,现在7月6日上市。

12、如果曹雪芹、李白、鲁迅、莎士比亚、JK罗琳、小S,同时给独唱团投稿,谁胜算更大?

韩寒:都全部刊登,但鲁迅的肯定通不过审查。

13、《独唱团》首期看上去就是一本公的杂志,比较男性化,以后会做出母的版本么?你说男性改变世界,女性改变男性世界观,那有没有想过如何争取更多女性读者?

韩寒:作为一本公的杂志,它可以去泡别的母的杂志,然后就有女性读者了。

14、文艺杂志通常都理直气壮地长得不好看。《独唱团》却非常重视视觉,为什么?跟你个人喜欢摄影有无关联?

韩寒:是的,但我很抱歉,尤其是对我们第一期图片专题的摄影者严明,我个人非常喜欢他的作品,苍凉而荒诞,但是因为是黑白的,而我们的纸张和国内的印刷很难呈现好。我们把大半本杂志的左半部分全都留给了摄影,漫画和美术。这也是文艺特别重要的部分。我希望很多读者重温自己当年文艺青年的岁月,而其实他们一直是。

PS: 访问转载于 女人乃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286c90100jhj7.html

本文由 Jackchen Design 1984 作者:jackchen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键词:, , , ,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